杭州机场:台风天气部分航班取消,合理安排行程
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玉霞主持会议。
在河山镇,河道治理不仅是清字可以形容,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成为每条河道最基本的颜值标准。全域铺绿——绿漾河山绘就发展最美底色盛夏的河山湿地公园,绿树成荫,水草丰美。
农村道路建设,是承载百姓富民兴业的基石。全域治水——昔日河沟变身清水绕村流的绿色长廊近日,在河山镇萝花河河道内,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,这条昔日小河沟,将变身为清水绕村流的绿色长廊。雨后的阳光投射在河面上,反射着叠叠波光,大自然的美就这样在绿中尽情展现。在日照高新区7000万元资金支持下,河山镇因地制宜,探索不同的污水治理路径和模式。全域服务——在群众家门口一揽子解决民生需求有关于农业的书籍,又有文学书、历史书,想看啥就看啥。
以绿为美的河山镇,坚持全域植绿,不断厚植生态根基,营造绿色环境,让村民共享生态福利。生态孕育绿色经济。田诚向记者介绍,菜园里根据季节选择优质蔬菜品种种植,可提供菜种、有机肥、耕种托管、配送等服务,深受市民喜爱。
这边,新安装的路灯矗立马路,那边,新建设600平方米文化广场,也安装上了健身器材,成了村民健身娱乐的新去处。领办产业破难题 向往的生活从一分菜园开始如果顺着东张家庄村往南走,你一定会被一片围着篱笆的菜地吸引。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,上缴扶贫收益20.19万元,增加了农民务工岗位,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。有底气的村民们憧憬着未来,鼓起腰包致富的呼声越来越大。
发展思路有了、班子强了,基层党组织一根针,穿起乡村振兴千条线,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在小村庄凝聚。村里在2019年下半年流转出0.67公顷土地,划分成77块家庭小菜园提供给市民认购。
2020年9月,该合作社荣获日照市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市级示范社的荣誉称号。着眼当下,旧时的诗意田园已逐渐重现,今时的产业兴旺也正重开新局。现今,‘两委班子越来越有责任心和凝聚力,带领全村人致富的愿景也越来越强烈。最终,在日照市海洋发展局、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及两城街道全力指导与帮助下,该村确定了以加强党建引领,建设家庭小菜园项目为突破,发展大棚蔬菜高效种植基地,实施河道治理美化环境,带动休闲农业种植发展,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。
2018年8月份,市派第一书记田诚驻村,风风火火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,帮助小村庄旧貌换新颜。改建村主街排水沟,实现雨污分流,净化环境。田诚与村两委共同商定出一条可行之道:联系农检中心检测调研,确定土质水源条件切实符合种植优质果蔬作物。10年前,村前卢沟河道清清流水,是村民戏耍游玩的好地方,后来,随着上游断流,垃圾逐渐成堆,环境日趋变差,渐渐成为人们避而远之的地方。
东张家庄村的77个扶贫家庭小菜园都已经全部认领完毕,为村集体增收11万余元。这些因地制宜、产出率高的扶贫项目,正在不断提高着土地产出效益,给东张家庄村村民建起了脱贫致富的聚宝盆。
田诚回忆道,那时,东张家庄村制度不健全、不规范,办公设施落后。如何把传统农业优势培育出新活力,是村干部们一直思考的问题,东张家庄有适宜蔬菜种植的丰厚土壤,蔬菜口感好、有菜味,不能让这个产业断了,这是全村致富的根本。
每天早上,村民都会穿梭在地垄之间打理、采摘新鲜的蔬菜。(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)。村民说,这下村里不仅引来产业,还带来了乡村新风新貌。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以上,解决了更多务工岗位。既有‘钱景,又有新风景。随后,在两城街道的支持下,东张家庄村争引扶贫资金332万元,建设2.4公顷大棚种植基地,发展蔬菜产业。
明竹三对记者说,落后村有了主心骨。东张家庄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,全村有耕地18.6公顷。
不知何时,寒耕暑耘的景象日渐模糊,质朴悠远的乡愁无处寄托,产业空白,基础设施落后,乡村发展向何处去,成了一道万分棘手的难题。经过与村党支部书记明竹三的密切交流后,田诚深知肩上担子有多重,他暗下决心:带领整村脱贫,建设美丽乡村。
近两年,通过帮扶,东张家庄村两委班子聚力干事劲头明显增强,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持续增长,2019年村民收入平均每户增加1600元以上,村集体收入增加近3万元,2020年该村经营收入超11万元,今年预估收入将达36万元。田诚把抓党建放在第一位,筑牢战斗堡垒基础,为村庄发展注入鲜活的红色动力。
对托管的菜园,该村优先雇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生活困难的村民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。村庄既不靠山也不靠海,面积小、人口少,发展步履维艰,是名副其实的经济空壳村。小小的村子里,田诚围着山路转了一圈又一圈。就这样,好项目一个接一个,东张家庄村集体经济开始回暖: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长3万元以上,如今已突破10万元。
可随着时间推移,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,蔬菜种植出现断层现象,菜园规模逐渐缩小,只用于自家食用。产业振兴,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。
这就是东张家庄村的可租赁式定制版家庭小菜园。踏着初夏的阳光,走进山海天两城街道东张家庄村,远远望去,篱笆菜园,清新河道,古朴小院,休闲广场,让人心旷神怡。
清清河流、漫漫河道、诗意田园……从一分菜园开始,向往的生活正在东张家庄村铺陈开美丽的画卷,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,生活的笑意正蔓延在人们的眼角眉梢,开出了一百分的幸福。围绕解决长年无收入问题,村两委抓住三资清理机遇,采用土地款缴纳与个人失信记录相挂钩,按照村干部带头、党员率先的原则,带领村干部户户做工作,耐心解释,嗓子干了、嘴唇裂了,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,村民拖欠多年的土地承包款全部清缴,群众气顺了,感觉很公平。
扶贫分红收益有保障,村民还可以打工赚钱,更关键的是一个成功的品牌项目将振兴整个街道的蔬菜产业。大街上仅有的3盏路灯都不亮,一到晚上,村民只能摸黑。围绕特色农业种植,该村千方百计招引资金建设1.3公顷休闲渔业区和2.2公顷花卉、蔬菜种植基地,可与其他项目形成优势互补,运营联动发展,提高产业竞争力。如果一家一户‘撒胡椒面,省事、简单,可群众得到眼前的实惠后仍无法从根本上脱贫致富。
与此同时,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、重大村务审批制度,紧抓干部值班制度和四议二公开制度,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值班,规范村务党务,改变村干部的习惯作风。锅里有了,碗里才会有。
村里没路灯,怕磕着碰着。乡村振兴,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组织强,百业兴,群众富。
2018年底,田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,给村里安上了路灯,眼下,那一排明亮的LED照明路灯,结束了村民摸黑出行的历史领办产业破难题 向往的生活从一分菜园开始如果顺着东张家庄村往南走,你一定会被一片围着篱笆的菜地吸引。